可乐最初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创造一种能够提神醒脑的饮料,以满足人们对能量和活力的需求。19世纪末,美国药剂师约翰·斯蒂斯·彭伯顿(John Stith Pemberton)在亚特兰大的实验室中首次调制出了这种饮料。彭伯顿原本是一名退伍军人,他在南北战争中受伤,随后开始研究药物,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缓解他疼痛的药物。
彭伯顿最初的想法是创造一种含有可卡因的药用饮料,可卡因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止痛剂和兴奋剂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可卡因的成瘾性和副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到,因此可乐的配方中逐渐去除了可卡因成分。取而代之的是,彭伯顿加入了咖啡因和古柯叶提取物,这两种成分都能够提供一定的兴奋作用。
1886年,彭伯顿在亚特兰大的一家药店首次出售了这种新饮料,最初的名字叫做“彭伯顿的法国酒可乐”(Pemberton's French Wine Coca)。由于当时美国正在推行禁酒令,彭伯顿决定将酒精从配方中去除,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无酒精可乐。
彭伯顿的合作伙伴兼会计弗兰克·M·罗宾逊(Frank M. Robinson)建议将饮料命名为“Coca-Cola”,这个名字不仅反映了饮料的成分(古柯叶和可乐果),而且罗宾逊还设计了独特的草书字体商标,这个商标至今仍然是可口可乐品牌的标志性元素。
1888年,彭伯顿去世后,另一位商人阿萨·格里格斯·坎德勒(Asa Griggs Candler)购买了可乐的配方和商标权,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和推广这种饮料。坎德勒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,如赠送免费样品、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等,迅速将可乐推广到了全美国,并最终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。